——拜讀旭東恩師《十年樹木》
□ 曹豐
我有幸于1990至1991年承蒙恩師左旭東先生親自教授歷史課一年。其時他正值壯年,豐神俊秀,瀟灑萬端。課堂上,他嚴肅而不失幽默,莊重而不失親和,將上下五千年、縱橫八萬里如數家珍、娓娓道來,一堂歷史課上得風生水起、活色生香。高考下來,我班歷史平均成績名列全市第一。后來我們才知道,他是蘭州大學歷史專業的高材生,原是要留在母校任教的,因為愛人工作的緣故才選擇到中學教書。也是后來才知道,我們平時練習的來自湖北、山東的《XX高考秘籍》等,其中的歷史試卷,有一多半是左老應邀命題的。
后來我參加工作,做了記者,又多次與左老見面。彼時他已是我省綿陽中學辦公室主任,仍然堅持在一線教書。每每見面,依然三句話不離本行,談歷史,談高考,談教學創新,談他的學生們……他的眼里有光、有神、有力,依然充滿了燃燒的激情,充滿了對教育深深的熱愛。再后來,他退休了,然而退而不休,又轉戰民辦教育。這本《十年樹木》呈現于我的案頭時,我才發現光陰似箭,左老已經退休十年了。他在新的領域,又樹立豐碑于前,讓晚輩如我,頓感高山仰止。
太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,此之謂三不朽。左老執教數十年,弟子遍天下,其功與德已然化風化雨,潤澤花林無數。此前,左老已經出版了一部作品,現在又有皇皇巨著面世,作為千百萬教師的代表之一,左老立德立功立言,足以笑慰人生矣。
左老從公辦教職退休后,又被民辦教育家朱校長請去協辦民辦教育。朱校長有遠志,左老師有良才,同聲相應,同氣相生,正是金風玉露相逢,相得益彰。
中國之教育,自古以來便肇始于民辦,勃興于民辦。創造了“有教無類”“因材施教”等信條的至圣先師孔子,就是中國民辦教育家中最偉大的代表。因了“有教無類”,教育的圣殿才得以向平民開放,使廣大平民可以從蒙昧走向文明。因了“因材施教”,中國幾千年歷史的天空,才能夠群星閃耀,并讓今天的我們也照樣能夠感受到它們的溫暖和光輝,并得到它們最智慧最親切的指引。而今,中國公辦教育惠及天涯海角,而民辦教育依舊是中國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補充,它以先進的辦學理念、靈活多樣的辦學機制和優勝劣汰的市場法則,給教育改革和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。
我有幸讀過左老此前的著作和他的一些散篇作品,對他文筆的洗練和平實有較深的印象。左老的這部書稿繼續保持了他此前作品的風格,讀來猶如陳年舊友隔幾品茗清歡,不虛假,不造作??烧Z,可默。而檀香在側,明月在天,良多趣味,可以久而不厭。
左老一生與教育打交道,與書打交道,學養、見識不可謂不多,要寫出華美文章,自然不是難事。但左老寫的是民辦教育瑣碎的日常、細密的感受和稍縱即逝的思想碎片,假如文字過于絢麗華美,反而會以文害質,有違本意。所以左老棄機巧而存樸拙,棄絢麗而取實真,寓大道于至簡,把自己投身民辦教育中的日常、工作的細微、心得的點滴,如實記錄在冊,以供他者借鑒,來者反思,其價值與用心,實可謂君子授利于人,不動聲色。
左老這部作品,沒有鴻篇巨制慣常所見的宏大結構,沒有勾心牽魂的曲折情節,沒有繽紛絢麗的炫彩筆法,它就是一部民辦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筆記,是一部民辦教育事業的成長手冊。在此,我要奉勸喜歡獵奇的朋友不要去讀它,因為要考驗您的耐心。但民辦教育的從業者、學生應該認真讀一讀,因為它里面蘊藏著民辦教育的真諦。在急功近利的當下,能沉下心來寫這樣的工筆文章的人實在是太少了。而這,也正是我自奉命初始,感動至今的原因。
新時期以來,我國民辦教育機構越來越多,所取得的成果越來越令人矚目,它和公辦教育一起,聚天下英才傳道,得天下英才授業。在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征途中,民辦教育的故事肯定會越來越多。如果左老還要寫第三部作品,我建議寫一寫民辦教育家、教師、學生的悲歡苦樂故事,寫一寫他們失落的痛苦和成功的焰火。到那時,還是申請左老能安排我再寫一篇這樣的感言文字,讓我平凡的人生和朱校長、左老的壯麗事業聯系在一起。如此,也算讓我再一次重溫教育的絲縷陽光。
?。ㄗ髡呦得襟w人)